打造特色党建育人新阵地
——江北实初 南泥湾 党建基地正式揭牌
为传承南泥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打造校园红色文化教育基地。3月28日,南京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南泥湾”党建基地正式揭牌,这标志了学校在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党群办副主任崔玮玮、省委党校专家乔文华、党建第六片区党员代表、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党员代表、南京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党员代表出席。仪式由南京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朱仕东主持
校园南泥湾党建基地的建设,旨在传承和弘扬南泥湾精神,以实践育人的方式提升师生的党性修养与综合素质。江北实初充分利用校园闲置空间,精心规划并打造了这片具有特殊意义的实践基地。基地内设置有农作物种植区和劳动体验区还设置了党建文化展示区,通过实物展示、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展现南泥湾精神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南泥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中培育和形成的伟大精神。它蕴含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等丰富内涵。艰苦奋斗是南泥湾精神的本质特征;自力更生是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开拓创新是南泥湾精神的鲜明特色。战士们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创造性地开展生产活动,实现了从 “处处是荒山” 到 “陕北的好江南” 的华丽转变。
在揭牌仪式上,南京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陆海军发表讲话,他强调南泥湾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对学校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他表示,校园南泥湾党建基地将成为学校开展党性教育、劳动教育以及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让师生亲身参与农业生产实践,在劳作中体会劳动的价值,领悟南泥湾精神的真谛,进而激发师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校期望师生们在基地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南泥湾军民艰苦奋斗的作风,遇到困难不退缩,勇于迎接挑战;秉持自力更生的信念,依靠自身努力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学术研究和校园活动中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党群办副主任崔玮玮强调建立南泥湾党建基地旨在传播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努力实现个人成长。同时,希望党员教师能以南泥湾精神为动力,在教育工作中取得新成就,并通过基地深化合作,共同推进素质教育和劳动教育。
揭牌仪式结束后,党员代表们集体合唱《南泥湾》,并在基地内开展了首次劳动实践活动。大家手持农具,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磨豆浆、播种、编织等工作中。
仪式圆满结束后,省委党校专家乔文华随即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讲座。乔文华专家深入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将其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总书记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讲座中,乔文华指出,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明确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这要求文化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出真正反映人民心声、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以及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观点一脉相承,且在新时代有了更深刻、更具现实针对性的发展。
据悉,校园南泥湾党建基地后续将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定期组织师生参与基地活动。同时,学校还将围绕基地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党建主题活动,不断丰富基地的教育内涵,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助力学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文字:徐雅琦 一审:黄绮涵 二审:朱仕东 三审:陆海军)